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首页|世界杯期间中国部分非球迷“压力山大”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4:30    次浏览

新华网济南6月19日电(记者叶婧、潘林青)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再一次唤起了无数“球迷”的激情与疯狂,也让不少“非球迷”感到“压力山大”。“打开电视,各个台都在播球赛。”济南市民王玉是一个设计师,时常熬夜加班,回家后看一会儿电视再睡是他的“减压”方式之一。王玉说,自从进入世界杯时间,看电视“已经成为一种修行”。而面对“高大上”的球迷们口中不断蹦出的“专业术语”,“非球迷”们感到“难以启齿”。“我对世界杯的了解大概借用一个段子概括:世界杯开始了,我支持中国队,因为我喜欢李娜,她跨栏那么厉害,基本不用抢七就能一杆清台的,她提拉弧旋球也很强,过弯很流畅,入水都没有水花的……”今年25岁的赵璐正在江西南昌的一家企业实习,伴随着世界杯的到来,迫切想要融入同事圈却对足球一无所知的她感到自己很“文盲”,因为无论是“帽子戏法”还是“越位”,对赵璐来说都像是“来自星星的词”。此外,对于一些既是“非球迷”又是“球迷家属”的人来说,看不看世界杯都是“甜蜜的负担”。“很想陪着老公看球,但是现在才开始培养兴趣,还得熬夜实在痛苦。”厦门市民魏鹤告诉记者,虽然每次都设定了闹钟,但她至今没有陪老公看过一场比赛。作为补偿,魏鹤会为老公准备好看球时的零食以及熬夜后的“爱心早餐”。中国拥有大量的“球迷”,据统计,本届世界杯期间至少有8000名中国“球迷”通过各种渠道前往巴西观球。而在国内的“球迷”们,则通过社交网络、日常交谈等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杯的关注。虽然不是真正的“球迷”,但正在厦门读书的宋彦霖觉得自己对于“伪装球迷”颇有心得。“出门上课的时候,偶尔穿一件既不超级也不小众的俱乐部球衣,懂球的同学就会觉得你'高大上'了。”宋彦霖说。在山西“球迷”姜涛看来,“非球迷”要善于“由世界杯说开去”。“既然不是球迷,专注于谈论赛事细节难免露馅。”姜涛认为,谈论世界杯时,“非球迷”可多将现有知识与之结合。此外,北京“球迷”胡德说,“非球迷”们可以陪着“球迷”们看比赛,并表示“你们负责看世界杯,我负责消灭啤酒和烤串”,博取“球迷”们的情感认同,让自己的世界杯时间过得愉快而热闹。